國軍是國軍 共軍是共軍(趙少康)
2011年 06月10日
台灣媒體轉述大陸媒體報導中共解放軍少將羅援引述台灣退役上將的話說:「今後不要再分什麼國軍、共軍,我們都是中國軍隊。」這則新聞會把台灣的人民嚇死,國防部總政戰部代局長卻說:除非明確掌握退伍將領發言內容涉及洩露國家機密,否則無法可管。國防部消極逃避的態度,也會把台灣的人民氣死。
馬英九立即召見國防部長高華柱等人,表示痛心,要求檢討現行法規,我認為如再有退役將領在中國大陸亂說話,取消他一個月十幾萬的退休月俸是最快速有效的辦法,既然他和共軍一家就由共軍提供他生活費用,不必由台灣納稅人的辛苦血汗錢負擔。
當過兵的人都知道,上將是多麼大的官,我剛考上大學上成功嶺受訓,還看過幾個大官,因為當時成功嶺被當成樣板,等到我大學畢業分發到鳳山衛武營接受基礎訓練時,整整三個月見到的最大的官就是少將師長,而且還是遠遠的遙望,你就知道在軍中上將的分量是有多重,如果現役時天天要士兵鍛鍊體魄、不畏艱難、犧牲奉獻、防範共軍,一等退役就和對岸將領歡聚一堂,又參加研討會,又打高爾夫球,還稱兄道弟你儂我儂,那我們為什麼要把子弟送去服兵役?我們的國軍到底為何而戰?為誰而戰?我們每年編列三、四千億的國防預算為的又是什麼?如果你是美國,你還敢賣什麼F16C、D、潛艦給台灣嗎?這些將領退役後會不會有人洩密給中共呢?
從蔣中正到蔣經國,軍人的思想訓練主要就是三大項:反共、反台獨、國家統一(不管是解救大陸同胞還是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到了現在,反共的訴求模糊了,反台獨成為中共和退休將領的共同立場,但除了反台獨外,共軍和國軍將領立場真的一樣嗎?
現役退役不同調
中共總參陳炳德最近訪美就要求美國停止對台軍售及修改《台灣關係法》,中共有要對台灣鬆手嗎?中共有撤除瞄準台灣的一千多顆飛彈嗎?中共有人提議把第一艘航空母艦命名為「施琅」號,又是什麼心態呢?
這些退休將領或許覺得「壯志未酬」、「廉頗未老」,或許認同發生矛盾,或許自認在台灣未受當局重視,到大陸受到熱情對待,陪吃飯、陪打球,就真以為「共軍」、「國軍」都是「中國軍」?反台獨是一回事,但共軍就是共軍,國軍就是國軍,怎可混淆?
我支持兩岸交流,我更支持兩岸和平,最早提出《兩岸關係法》的是我,最早提出設立「具有官方性質的非官方中介機構」海基會的是我,最早在立法院向行政院長俞國華強力質詢「開放大陸探親」的是我,最早要求內政部、交通部開放兩岸「通訊」、「通郵」打破三不通的是我,最早透過國民黨祕書長馬樹禮向蔣經國建議開放大陸政策的也是我,但交流是交流,立場是立場,台灣有台灣的利益,大陸有大陸的利益,有時相合,有時衝突,兩岸各為其主,台灣的主人就是台灣人民。
中共透過統戰台灣退役將領,統戰美國,讓美國覺得台灣不需先進武器,同時也統戰大陸內部,三個統戰同時進行,我不反對退役將領去大陸,但謹守分寸、把握原則、發揚武德,不可「現役時一套,退役時一套。」讓人看笑話。
《趙少康傳真》
作者為廣播電視節目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