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 題目長 圖複雜 考生沮喪
2011/07/04 03:26朱芳瑤、林志成、葉芷妘、廖志晃、蘇瑋璇、
中國時報【朱芳瑤、林志成、葉芷妘、廖志晃、蘇瑋璇、林和生/綜合報導】
「試題本字體過小、圖片清晰度不佳、排版又擁擠!」台北市高中地理科輔導團老師批評,指考地理科題本編印問題很大,會影響考生作答。補教老師則說,地理比去年稍難,但因答錯不倒扣,預估今年平均至少提高十分。
大學入學考試中心闈長楊宏章回應,進行印刷、排版時,都校對十次以上,「考生不用看懂每個字,也可以作答。」
台北市高中地理科輔導團分析,考很多圖表題、占總題數一半,無圖表長文題比例也高達卅六%,加上照片題四%,都要花時間判讀與理解。輔導團成員、北市建國中學地理老師譚柏雄說,此次試題是九五課綱入題三年以來最難的一次,以「中間偏難」題目較多。如第十二題出現「大肚溪」的別名「烏溪」,很多學生不知道烏溪就是大肚溪。
輔導團成員、台北市永春高中地理老師林慧娟說,第卅七題至卅九題組為登革熱疫情相關考題,考生需先判別圖表資料,再計算出人口密度、登革熱罹患率等數據,棘手的是,「圖表很複雜,解題過程繁複」,考生可能時間不夠。加上題目有難度,中等程度學生寫完恐會覺得沮喪。
非選擇題第三大題,考生需判讀三張等高線地形圖,回答台灣某一地區的地形變遷及土地利用變化。台北市高中地理科輔導團批評,這三張圖「非常不清晰」,妨礙作答。
但考生普遍認為考題靈活不太難,三年級應用地理偏多,非選擇題很有深度,只要具備基本觀念就會作答。考生蔡育民說,沒有複雜的計算,部分需要分析的題目只要找出一、二個分析點就可找出答案,不會拐彎抹角。圖表判讀題目,有概念就能一目了然,比自己做的考古題和學校模擬考簡單。但新莊高中考生黃冠為說,圖表判讀題占一半,得花不少時間。非選擇題要從地圖分析、推論可能發生的自然災害「分數很難拿。」